职场生涯中,总感觉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好,和同事、朋友相处不融洽。我该怎么做呢?
明年我要参加高考,家长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,几乎24小时紧盯着我。该怎样让家人为我松松绑?
11月1日(周五)22时至次日零时,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王艳再次做客本报,为读者们支招排忧。
职场生涯中我该怎么和人相处
李先生:在工作中,尽管我的工作能力、业务水平都比较高,但人际交往这方面总感觉有缺陷,感觉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太好,不知道该怎么和人相处,和同事、朋友的关系也不太融洽。我该怎么做呢?
王艳:给你提三个建议:首先,你要真诚地去观察身边每个人的优点,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候,观察到这些优点后要去欣赏、表扬对方。从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上来说,你喜欢、欣赏的人,他才会反过来欣赏你、去接受你,但前提是你用真诚的眼光去观察别人。不要像有些人,表扬人时特别虚伪,好像那些话放到谁身上都能用,这会让人感觉不到真诚。有时候,不见得是优点,或许是与众不同的特点,如果你能观察到,别人接受到的信息就是你关注我了,而且欣赏我的这些特点,这时他就愿意和你接近。
第二,人与人之间其实有一个交互的利益,比如在一起会互相送礼物、传递信息等,这一切都是在交互的过程中完成的。在职场上也一样,和大家在一起聊天,你要交互信息,或者同事生病了,你要去看一看,谁有什么事了,你要伸出手帮一帮,大家就是在这种相互帮忙的过程中建立友情,这也是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。
第三,要多欣赏别人的长处,少指责别人的不足。要知道,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有需要被人欣赏、接纳、认同的心理需求,尽管有的人工作能力有限,业务水平有限,但他们能被人尊重的心理需求是一样的,所以说,你发现同事工作不到位时,不要用批评、指责这种方法来表达,建议你先给予肯定,再提出建议,这种方法效果可能要好一些。每个人都有自我保护的倾向,所以当你在指责别人的时候,就会引起别人的一些反感,所以要尽量去维护别人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,这样别人就容易接受了。
这三个建议就好比人际交往中的三个原则,如果把这三个原则都掌握好,相信你在人际交往中一定会变得如鱼得水。
家长们不要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
侯同学:我从小学习成绩就比较好,考上重点中学后,我妈专门在学校门口租了房子,每天给我做饭,现在几乎每天老盯着我,上了高三后,压力更是大得不行,有学习的压力,更多的是来自家长的压力,我有些受不了了。我和妈妈沟通,她说心思都在我身上,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,不盯我盯谁去呀。我告诉她,不要紧盯着我,这样会导致我的压力更大。她却说就得有压力,没有压力我就不好好学习了。现在,我特别头疼,该怎么和妈妈沟通呢?
王艳:家长这样做,肯定是抱着望子成龙的想法。但还是想提醒一下家有高考生的家长,不要用爱来控制、束缚孩子,弄得孩子受不了。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和尊重,家长要相信孩子,上了高三有能力处理好学习中的事情。
家长租了房子,照顾孩子生活起居,做好后勤部长的工作就行,别不停地唠叨,一直关注孩子的学习,这样做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。像这个孩子的情况还比较好,知道和家长沟通,想知道怎么做能让家长给她松松绑。像有的孩子,家长管得紧了就不好好学习了,会拿不学习来和家长对抗。
如果是适度的压力,它会变成动力,适度的焦虑,也会让孩子考出好成绩。但是,如果压力过大,焦虑过度,就会影响孩子的大脑思维,会给其带来学习的障碍,这时就会适得其反,反而会影响学习能力的发挥,影响自信心和情绪。这个结果是好多家长不愿看到的,可能家长没有想到自己爱的行为,会导致这一系列的问题。
当孩子出了问题时,家长往往会说孩子不好好学习,其实家长不知道是自己的行为导致了孩子不良的行为。所以,告诫家长们不要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,这样无形中就给了孩子巨大的压力,家长要尽量干一些自己的事情,分散一下注意力,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而不是家长来帮助他、引导他。
在学校,同学之间的竞争,本身就已经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,回到家我们就照顾孩子的生活,让孩子放松放松,说一些调侃幽默的话,来缓解其紧张情绪。另外,家长要活出自我来,不要绑在孩子的高考上,这样孩子就会轻松自如地应对高考,而不是在巨大的压力下去沉重地迎接考试。
来源:12333人才网 编辑:小楚
发布时间:2013-11-0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