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景案例一:小华是个职场新人,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大型民营文化传媒公司做方案设计,试用期三个月。他每天早出晚归,认真和自己的顶头上司沟通,努力完成上司交给他的每一份工作,生活忙碌而充实。尤其是在一个公司总经理非常重视的项目上完成得相当出色。两个月后,在顶头上司的推荐下,公司总经理找他到办公室,正式告诉他可以提前转正,并告诉他转正后的工资待遇。小华很高兴,下班前把他的快乐分享给了所有办公室的同事,有同事顺便问了下工资待遇,小华没多想直接告诉了他,并兴奋地和他聊了几句自己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设想。几天后顶头上司找到小华,不紧不慢地告诉他,老板说转正的事要和别人一样再延期一个月看看,并怪怪地告诉他有些事自己慢慢体会,以后要注意。 当小华坐在记者面前时,这个年轻人很沮丧,他说想不明白为什么老板突然变卦了,他想直接去问问老板他做错了什么。 情景案例二:许峰性格内向,不爱和同事交往,连中午吃饭都不去食堂,自己从家里带来。但他工作能力很强,常通过加班加点完成了公司不少重要项目,分公司总经理非常欣赏他,决定提拔他以示对他工作的肯定。可是在分公司中层讨论会上,几个合作部门的经理都不同意。一个说他加班就是在那儿打游戏(其实小许只是偶尔特别累时放松一下);另一个说他总是抱怨其他的同事配合不给力(其实就是有那么一天小许太累了,这个经理和他聊天时他说了几句同事不太帮忙的话,稍稍发泄了一下不满),于是分公司总经理觉得小许在他面前和在同事面前是两个面孔,提拔的事暂时压下了。 许峰对记者说,他觉得很窝囊,想找那几个部门经理理论,又想找分公司总经理解释,甚至想直接去找总公司经理说道说道,可这么做合适吗? 案例分析:先说第一个,在这个案例中,小华与顶头上司和老板之间,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?显然不是小华的能力不够,而是他的职场首秀过于张扬。在短时间内让上司和同事看到你的能力无可厚非,但新人进入到职场的第一步应该谨言慎行,在最初阶段应该多观察、多学习,不管你本职工作有多胜任,都不要过于张狂,因为在试用阶段,不光是工作能力,公司领导层也会对你各方面的品行素质进行全方位考核,在不了解公司内部事宜的情况下,不要轻易发表自己对公司的看法。马云就曾经对新员工说过:你在阿里巴巴没呆满三年以前,不要来和我谈阿里巴巴应该如何发展,你呆够三年,我会主动来向你请教。另外,在大型外企和民营企业,工资薪酬是个比较敏感的话题,不管你在那儿呆多久都尽量不要打听别人的也别说自己的。还有一点要注意,对你的顶头上司要由衷地尊重,全力地配合,经常诚心地请教,因为在你的考核和职场之路上,他可以成为你的知已、朋友、师长,也可以像路人一样笑看你撞墙、离去,拉一把和推一把不在他,而在于你。 再看第二个案例: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,许峰之所以陷入这个困境,主要原因还在于他自身,平时将同事隔离在交际圈外,不和同事做交流。这样的员工,一旦有好事领导想到你或者要提拔你时往往同事们并不服气,不要简单地将同事们的行为归结为羡慕嫉妒恨,想想你平时的样子,同事们会觉得你上来了可能不好相处,看不上他们,谁不希望自己在单位里多获肯定呢,当他们认为你得利后对他们的预期并不好时,你就得不到同事的支持。在这里,记者提醒许峰不要去埋怨分公司总经理耳根软,更不可去找总公司领导告状,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?总公司领导会相信你吗?可能会,也可能不会,但分公司经理是他任命的,用人不疑,在分公司经理能处理的问题权限内他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,也并不想管,但你去找他了,他就要给你一个态度,过程会比较长,在这个过程里你会得到利益吗?即使上面换了分公司的领导,新来的领导会对你另眼相看吗?不如及时调整自己,先找自身原因,注意自己在工作中和整个团队的协调,用宽容但绝不是自弃的态度与同事多交流,在领导面前要一如既往地做好工作,不断根据公司节拍调整自己的状态,努力让自己成为公司认为重要的核心员工,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员工需要具备的职场特质。不要因为一时意气用事,掩盖了领导对你能力的认可。也不要在你的职业生涯刚刚起步时,就因为小小的挫折变成一个愤青,从此与快乐无缘。
来源:互联网转载 编辑:小周
发布时间:2013-10-26 |